从55条减至36条 成都地铁线路将锐减
深圳市住建局今年4月公示五期地铁建设规划,原计划的13条地铁线路缩减到九条,里程从226.8公里缩减至180公里。不过,除了人口密集的一些大城市以外,中国大部分城市地铁客流量并不高。根据交通运输部今年5月的数据,仅15个城市达到当局为拟建地铁设定的每日每公里7000人次的客运强度标准。这个指标是地铁线路开通初期的要求,而不达标的大部分地铁都已通车多年。
有分析指出,在楼市继续降温的背景下,即使是较受欢迎的地铁房,也会有卖不出去的风险,而这可能使地铁公司陷入更大亏损,得依靠更多财政补贴来维持地铁运营。
不过,中国过去三年的疫情防控措施冲击经济,楼市低迷也导致税收和土地销售收入减少,财政上入不敷出,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面临巨大财政压力。
陆曦说:“地铁线路的建设和地方土地财政之间永远是一个正向的关系。一旦某一方因为外力导致地铁项目必须缩减,这会使原来地铁规划沿线楼市萎缩,进一步抑制新的卖地价格,影响土地财政,反过来又会加剧地方财政困难。这是一个负向的循环。”
深圳地铁五期规划被砍约30%,成为继南京、成都、杭州后,又一个地铁规划缩水的中国城市。受访学者分析,地方政府近两年面对的财政压力是各地缩减地铁规划的“临门一脚”。
各地一窝蜂修建地铁,引发资源浪费、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等担忧。中国国务院在2018年提高地铁建设门槛,设定一系列硬性指标,要求申报建设地铁城市的常住人口达到300万人以上、地区生产总值达3000亿元(人民币,下同,565亿新元)、财政收入300亿元。
除了深圳,杭州去年底获批的地铁四期规划也从最初的17条缩减至九条;成都的地铁规划前一年也从55条减至36条。
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满足上述各项指标,深圳地铁的营收在2022年也达全国第一,但新规划的地铁线路仍被“砍”,引发外界关注。有分析认为,这也意味着其他城市的“地铁梦”将更难实现。


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举报邮箱:wetime@163.com
上一篇: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6日或访问上海
下一篇:据报拟出台一揽子政策提振经济
推荐阅读